看过来,博物馆的新潮流很精彩

“这是贝币,就是古代人用的钱。”“他们用贝壳买东西?”放学时间刚过,一位老人就带着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孙子来到了首都博物馆,祖孙俩饶有兴致地讨论着。

他们身后不远处,一对年轻情侣正仔细研究着展品上的花纹。

不知从何时开始,“去博物馆”成为了老百姓周末休闲、约会旅行的首选之一。《国家宝藏》《国宝档案》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引发了博物馆热潮。而实际上,随着大众文化层次和审美的持续提升,对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博物馆也已今非昔比,不再是枯燥古板、晦涩难懂的代名词。

中国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国家宝藏》

文化自信创新生活方式

当博物馆开始像主题游乐园一样受欢迎,已经悄然形成了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工作日也可以看到游人如织。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这样的热门博物馆经常一票难约。很多人带着学龄前的孩子观看展览,公司团建、老年人活动、学生采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博物馆。“看多了好东西,可以提升艺术品味,就不会被那些拙劣的、粗糙的东西所蒙蔽。”两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笑着说。

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展览

如今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托博物馆这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使当代青少年了解、传承、传播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长见识,让博物馆回归教育的本质,成为学校之外的大课堂,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博物馆里导游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历史知识

今年暑假,8岁的小学生优优参加了“故宫小讲解员”夏令营。为期5天的学习中,她学到了明代北京城和故宫的建筑规划、紫禁城与星象的关系、故宫前朝区域的用途等历史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再利用老师教授的讲解技巧传达给听众。顺利结业后,优优还将参加每月一次的实地讲解实践,为更多来参观故宫的大朋友小朋友讲解紫禁城的奥秘。

“在故宫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历史、建筑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胆识。不光有妈妈的鼓励,还有陌生的游客叔叔阿姨的鼓励。”优优的妈妈潘女士非常为女儿骄傲:“孩子一开始在讲解时候很紧张,表现得不太好,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付出的汗水、泪水,不甘心、后悔,都是成长中的调味品,这样的经历在未来会体现很大的价值。”

“夜宿博物馆”也是时下最流行的博物馆体验之一。当夜幕降临,在漆黑一片的国家动物博物馆里,科普专家打着手电筒,带着孩子们进入丛林,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讲解完毕,便在自己喜欢的动物标本中间钻进帐篷——这是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内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趣味性十足又能达到文化普及的目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海洋馆、武汉自然博物馆、长沙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了“夜宿”“夜游”活动,这种颠覆以往的新鲜体验,不仅孩子喜欢,也备受成年人的追捧。

守正创新科技赋能历史

以往,只有了解历史的专家学者才能明白某件藏品真正所表达的东西,而传统的讲解员说教式的讲解也让公众兴趣平平。随着高科技手段的进步,能够适用于博物馆展示的高科技技术越来越多,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8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