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http://pf.39.net/bdfyy/bdfjc/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四年来,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使青海高原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重温习近平年8月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发展光伏发电产业,要做好规划和布局,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突出规范性和有序性。国有企业带头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和产品,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全党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要充满信心、保持定力,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发展新境界。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是全党的重大任务。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责任,严格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能拿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交易。要坚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浓厚氛围。要处理好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激励和约束、惩处和保护等方面关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

在四个扎扎实实引领下

年8月,在青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四年来,从城市到农牧区、从学校到机关、从企业到社区,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凝聚在“四个扎扎实实”旗帜下,见诸行动,狠抓落实,使“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省委书记王建军说:“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指明的方向,是推进新青海建设总的遵循。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青海贡献。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的具体实践,寄托着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年来,在“四个扎扎实实”引领下,青海向全球递上三江之源、生态屏障、国家公园、资源能源四张名片,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新型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履铿锵,兰西城市群高质量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具备正式设立条件,绿电乘专线输往中原大地……

市委书记王晓说: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积极投身“五个示范省”建设,培育发展“四种经济形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实现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目标任务,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加快打造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城市品质的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全力拼出西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新天地新气象。

四年来,在“四个扎扎实实”引领下,幸福西宁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喝彩,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进展。世界海拔最高的海洋馆、国内单体最大的熊猫馆、北川河湿地公园、西北地区首个园博园、爱老敬老幸福食堂、“一站式”市民中心……一项项民生工程温暖着人心。

“四年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已镌刻在青海新的发展年轮上,铭记在广大人民心中。”

“四年来,‘四个扎扎实实’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青海广大干部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

未来,在“四个扎扎实实”引领下,我们必将开创国家公园建设新局面;

未来,在“四个扎扎实实”引领下,我们必将推动青海未来高质量发展;

未来,在“四个扎扎实实”引领下,我们必将使青海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践行四个扎扎实实奋力推进一优两高

四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了大美青海这片热土,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四年来,青海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秉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一优两高”战略实施。

扛起青海的生态责任,必须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必须奋力推进“一优两高”。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的具体实践,寄托着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年来,青海用青山绿水的底色、高品质生活的主色、高质量发展的亮色,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新青海画卷: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举全省之力、集各方智慧,坚定不移保护好“三江之源”,守护好“中华水塔”,维护好“生态屏障”,呵护好“地球第三极”,青海走出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扎实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五个示范省建设,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产业,青海“绿电”成为金字招牌,光伏产业成为“金名片”,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高速发展,年全省循环工业增加值以高达60%的占比,筑起了青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创造高品质生活——到年底,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实现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3.9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今年截至6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79万人次;组建医联体个,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个、签约万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四年来,青海西宁精彩不断……

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明了方向

年8月,中国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隆重举办。

“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开幕发来的贺信,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为我们建设好国家公园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年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基础上,青海省与国家林草局共同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这是青海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首届国家公园论坛由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6个边会组成,形成了《西宁共识》,论坛成功举办,打开了一扇青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

年8月18日,我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总结一年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的实践成果,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青海新型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年青海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努力探索“一优两高”的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建设为载体,以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努力开创现代化建设青海新征程。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已基本完成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具备了正式设园条件;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绿电三江源”创下纯清洁能源供电天的世界纪录;全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推进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年5月,深化甘青合作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暨签约仪式举行。甘青两省签署省级合作框架协议,兰州市和西宁市、张掖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海东市分别签署了市州级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还签署了10个专项领域合作行动计划。年3月,《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对进一步提升我省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强化我省在国家国土安全、生态安全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打造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新优势,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青海屡创世界纪录

年5月9日至8月16日,“绿电三江源”活动创下纯清洁能源供电天的世界纪录。近年来,青海扎实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积极融入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开创了我省能源发展的新局面。从年至年,我省连续三年开展绿电7日、9日、15日活动。今年5月9日,青洽会前期,我省提前启动开展“绿电三江源”活动,不仅在时间上延长到了天,而且覆盖三江源地区40万平方公里的16个县、23万用电客户。

一优两高描绘新青海壮美画卷

“习总书记点了题,我们就要答好卷!”

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必须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的具体实践,寄托着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青海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指明了方向。奋力推进“一优两高”,青海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路径,把高品质生活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城镇带动、乡村振兴和创新支撑战略,生动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运用到建设新青海的实践中,全方位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的具体践行和落地生根。

青海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到年底,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实现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3.9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基本“清零”,提前一年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的目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全省上下同心、顽强奋战,用汗水浇灌的结果。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青海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化精准扶贫、精神脱贫、对口扶贫,上下合力攻坚,一鼓作气,乘势而上,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履铿锵

年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逐步形成“一群两区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强大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履铿锵。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星稀到棋布,新型城镇化在扎实推进的过程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牵引和助推作用。

三江源国家公园具备正式设立条件

水涨了,草高了,野生动物多了,草原上的美景又回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已基本完成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具备正式设园条件。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不断取得实效,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积累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青海绿电乘专线输往中原大地

年7月15日,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青海—河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送电,青海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送往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工程建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力实现两省优势互补,促进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可拉动配套电源投资超过0亿元,将有力支撑青海能源支柱产业发展,有力保障河南快速增加的用电需求。

青海向全球递上四张名片

年11月26日,外交部蓝厅,青海向全球递上了“四张名片”。

第一张名片,三江之源。青海的源头活水,成就了青海,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我们将带着“三江之源”的名片走向世界。第二张名片,生态屏障。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是北半球气候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建设美丽青海、美丽中国、美丽世界,我们将带着“生态屏障”的名片走向世界。第三张名片,国家公园。中国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成功举办,打开了一扇青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国家公园是青海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将带着“国家公园”的名片走向世界。第四张名片,资源能源。资源能源是青海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我们将带着“资源能源”这张名片走向世界。

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

西宁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取得一批示范性、标志性成果。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是西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践载体,是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现实路径。近年来,西宁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认识“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幸福西宁成长坐标,扎实推进绿色产业、治理能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绿色人文六大建设行动,强力推动制度革新、要素升级、动力转换的绿色变革,今天,绿色已经成为幸福西宁的发展底色,美丽已经成为幸福西宁的品位格调,生态已经成为幸福西宁的竞争优势。年是我市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冲刺之年,我们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在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走出一条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打造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城市品质的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

西宁入选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年3月7日,在-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评选中,西宁名列全国第二。世界海拔最高的海洋馆、国内单体最大的熊猫馆、西北最大老年活动中心、过街天桥加装电梯……一项项民生工程中透露着幸福,西宁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日前,好消息从北京传来:今年西宁市又再次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

文明成为西宁最美底色

自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以来,西宁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城市形象和品质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西宁又一次名列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第12位,位居西北城市的首位。今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考之年,8月10日,西宁市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全市上下将以志在必得的决心打赢创建成果“保卫战”,让文明成为城市的最美底色,继续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西宁发光发亮。

园博园一期免费开放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今年7月备受广大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7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