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海洋馆搬进校园全国首家少年海洋
年,市南区实验小学被中国海洋学会授予“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称号。在海洋教育的道路上,学校进行了20年的探索和实践。28日,市南区实验小学举行“少年海洋学校”2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暨市南区教体局“以海育人”工作推进会。当天,Mini海洋馆正式启用,“小旗鱼”蓝色邮局落户学校。同时,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与市南区教体局签订联盟协议,并授予市南区11所海洋联盟学校为海洋探索营,拓展了学生参加海洋研学的基地。20年打造海洋特色名校28日,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2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暨市南区教体局“以海育人”工作推进会在市南区实验小学举行。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市南区实验小学被中国海洋学会授予“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称号。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业立出任海校校长。“少年海校”成立后,老师们在海洋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全国首套海洋科普活动教材,并开展了海娃出航、海娃探秘、海娃踏浪、海娃寄情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夯实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实践能力。20年来,学校在海洋教育的道路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围绕“儿童大学”学院课程建设,将“海洋学院”升级为“海洋研究院”。构建了“海洋基础课程、海洋拓展课程、海洋实践课程”三经四维课程体系;研发了《海洋实验课程指导指南》等多本多元化校本教材。年,少年海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在3—6年级全面普及了海洋实验课程,每年开设堂海洋实验课。学校勇当市南区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的领头羊,充分发挥全国少年海校的先锋作用,共享资源,引领和推动区域乃至各区市学校海洋教育的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国海洋学会科普基地、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全国第一家“蓝丝带”志愿队及青岛市第一所“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青岛首批“海洋教育实验学校”等系列荣誉称号。启用“mini海洋馆”“小旗鱼”蓝色邮局落户学校在少年海洋学校成立20年之际,市南区实验小学与青岛市海洋科技馆合作建立的“mini海洋馆”正式启用。“mini海洋馆”设置在学校一楼,馆内陈设的各类海洋动物标本栩栩如生。当天“小旗鱼”蓝色邮局也在市南区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安家落户了。为了共同庆祝海校建20周年,不久前孩子们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想说的话,28日,“海洋研究院”的小研究员代表将同学们写下的信郑重地投入了蓝色邮筒。一群生长在海边的孩子,从字里行间里,诉出了对大海的热爱,对海洋未知领域的好奇,也诉出了孩子们对海洋文化的尊崇与探索的决心。每年的5月30日是市南区实验小学大型“蓝丝带”志愿者的行动日,这一天,学校的每个海洋环保小志愿者将走出校门,履行蓝色使命。当天,又有10所青岛市海洋特色学校加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蓝色队伍进一步壮大。同时,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与市南区教体局在本次会议上签订了联盟协议,并授予市南区11所海洋联盟学校为海洋探索营,拓展了学生参加海洋研学的基地。打造海洋教育生态圈市南区实验小学是海洋教育的先行者。在领头羊的带动下,市南区其他学校也积极参与并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多年来,市南教育立足区域工作重点不断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区域海洋教育,进行海商教育品牌建设。市南区依据区域海洋教育发展规划,在积极开展海洋教育全员通识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开展海洋教育干部教师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加强海洋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市南区海洋教育讲师团拥有高校、涉海科研机构专家余人,已在学校举办系列讲座0余次,培训学生余人次。全区共有12位海洋教育名师,开设海洋教育市级公开课、研究课、开放课20余节。研发海洋课程,广拓渠道开展海洋教育特色实践活动。以“科普海洋知识,加强海洋教育,促进人海和谐”为目标,形成了《蓝色家园》为主、校本教材为辅、社区读本补充的三位一体教材体系,海洋教育已经渗透至各学科教学中,同时,利用团队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举办各种海洋教育活动近千次。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珍梅
上一篇文章: 喜封金顶由东营区市政控股集团打造的东营 下一篇文章: 深圳新小梅沙海洋世界封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