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在手上的海洋馆,一起来畅游大海,在求知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带孩子出去旅游,只要是有海洋馆的城市,海洋馆是必游的景点。为什么家长愿意带孩子去海洋馆,孩子又这么喜欢海洋馆呢?那是因为,海洋生物太多姿多彩了,平时看到它们、了解它们的机会又太少了,海洋馆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
可是,受环境和条件限制,全国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建海洋馆。就算是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海洋馆也不可能天天去。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想看就看呢?拥有这本《大海的礼物》,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座海洋馆,让你一次性认识种海洋生物,详细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甚至还有一些相关的传说和有趣的小故事。怎么样,你一定很期待吧。专家团队,科学严谨两百多页的书并不厚,却凝聚了专家团队的心血。龚理是浙江海洋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杨敏是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志刚是两江中国原生创始人,中国渔业协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罗锦华是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动物学系,长期从事海洋馆技术管理工作。他们都是专业出身,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有一颗热爱海洋生物的心,他们用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科普大餐。手绘插图,美的享受一般的科普书籍都是使用照片,全面清晰地展示事物本身。但是本书中的插图,全部是由杲飞手绘创作的。杲飞是青岛人,出生在海边,极具绘画天赋,画的就是他喜欢又熟悉的海洋生物。一幅都是那么精美、栩栩如生,既真实还原生物的特征,又凸显出形体和色彩的搭配,给人以美的享受。简约排版,灵活多变这本书的排版我很喜欢。每种生物通常使用两个页面来介绍。在文字页面,有的在标题栏或者图片页用三至四幅画来体现出手绘上色的过程,有的用比较浅的图片作为底色,有的在标题栏或者文字下方再放入一幅小的插图。根据文字的长短,综合使用多种排版,灵活多变。在图片页,除了一张彩色特写“肖像”外,还列明了拉丁学名、英文名、俗名、分布和保护级别,将基础知识一网打尽。在每类生物的最后一个,增加了一个页面,邀请了6名从事海洋生物领域相关工作的人士,阐述了他们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展望与愿景。他们共同表达了对海洋的崇敬和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期望。语言流畅,阅读舒适《大海的礼物》是科普读物,文字描述准确性和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但是为了避免纯说明性文字的阅读疲劳,书中对一些生物进行介绍时,会加入其他内容。比如在介绍眼斑双锯鱼时说,“《海底总动员》中的主角小丑鱼尼莫和爸爸马林之间的温情故事从电影上映以来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比如介绍翱翔蓑鲉时说“狮子鱼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高冷的心,它们喜欢独居,习惯白天隐匿、夜间活动。”让读者不但一下子就记住了它们的特征,也把学名和俗名联系起来了。本书按照鱼、虾、蟹、螺、贝等进行编排,为了便于记忆,编者抓取每种生物的特征,为它们列了一个四字小标题,比如“清洁模范”“火锅浪子”“饺子伴侣”等等。书中所展示的种生物中,濒危物种3个,易危物种1个,近危物种1个,一级保护物种2个,二级保护物种3个,大多数处于无危和未予评估状态。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非常美味,从我上面选择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并不会比对太空多。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米。年11月10日,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能看到的海洋越来越深了。海洋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美味,我们吃得心安理得的同时,也要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科学利用,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海洋生态更美丽多姿。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