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城市活力,叫日照的体育运动休闲
相约阳光海岸,共享活力日照
12月11日—13日,年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交流培训班在日照召开。
这样一个国家级现场会缘何在日照召开?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日照模式”,是答案!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在致辞中就曾这样推介日照:
“有一种城市活力,叫体育运动休闲”!
“体育+自然生态圈”
海滨开发更阳光、更有活力
生态是日照最大的优势,“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日照有.5公里海岸线,绵延着64公里沙滩,加上清澈的海水、明亮的阳光,构成独具魅力的“黄金海岸”。日照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就在石臼万平口。
这片区域有江北最大的天然泻湖,也有日照开发最早的海水浴场,“旅游来日照、必到万平口”是游客的共识。早在本世纪初,市委、市政府就对万平口区域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建成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世帆赛基地、水运基地和游泳中心。改造了灯塔广场、万平口公园,举办了世界帆船锦标赛、中日韩国际大帆船赛、十一届全运会水上运动比赛等重大赛事,实现了体育与生态融合,打造了日照的“城市客厅”。
年入选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后,日照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对体育小镇进行了谋划推进。年4月,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的日照(石臼湾)中央活力区正式启动,重点布局文化体育、商务金融等8大业态,新建了全国最大的网球公园、国内一流的足球公园,建设了科技文化中心、东夷小镇、海之秀、海洋馆、KOL创意产业园等设施,每年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60多项,群众性赛事活动近项,推动体育小镇与活力区双向赋能、互促发展,让日照这片“最美海滨”洒满阳光、充满活力。
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日照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
“市场+创新生态圈”
小镇运营更阳光、更有活力
在总体架构上,着力打造市场化、多元化治理的“示范点”。重点搭建起“1+4+N”的治理体系:“1”,就是国有平台市文旅集团,将重心放在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各方利益上。“4”,就是筛选4家实力强、信誉好、有体育情怀的企业,担任开发主体,参与小镇建设。“N”,就是引进东夷小镇等10多个综合体,配备专业自治团队,与小镇国有平台、开发企业联动共治,最大限度释放小镇发展活力。
在实体运行上,打造开放式、融合式开发的“策源地”。重点是对内“唱好八仙戏”、对外“念好山海经”,增强小镇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一方面,在坚持“规划一张图”前提下,让市场主体成为“主人翁”,形成“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共建共赢局面。另一方面,依托小镇,促进山海联动、串珠成链,打响日照体育旅游品牌。日照“海滨山岳行”连续5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平台+产业生态圈”
城市发展更阳光、更有活力
日照抓住国家“推动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机遇,把文旅康养体育确定为9大主导产业之一,纵向打通产业链条,横向抓好跨界融合,做好“体育+赛事、+康养、+培训、+文创、+金融、+扶贫”等文章,推动了小镇试点、体育产业、城市经济的融合互促发展。
做强体育品牌赛事。目前,初步形成“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办体操节、四季打网球、全年下围棋”的赛事格局。今年以来,日照市承办省级以上赛事60余项,全年体育旅游人口将超过万人次,拉动消费约亿元。
做大体育健康养生。比如,小镇的中加国际,就医院合作,中西融合、体医结合,建成的国际化医学干预健康管理机构,是国内首家。正在建设的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规划总面积1.7万亩,聚力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之都,世界健康养生圣地”。体育康养结合的“日照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做实体育教学培训。小镇建成的“国字号”水上运动训练、沙滩排球训练、游泳跳水、网球培训、全民健身等基地,每年承接驻训专业队伍0多人次;常年开展帆船、皮划艇、龙舟、游泳、网球、足球等普及推广活动,每年吸引10万余名爱好者前来参加夏令营等活动。近几年,日照市新注册成立的各类体育培训机构,每年超过家。
做新体育文化创意。10月底开园的KOL创意产业园,吸引北京字节跳动公司直播学院落户,有21家网红孵化企业入驻,明年将突破60家。先后举办网球文化节、围棋博览会、水上运动峰会等活动,打造出网球真人秀等节目,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合资成立山东体育频道发展有限公司,促进了小镇“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
“机制+政务生态圈”
服务矩阵更阳光、更有活力
从优化政务生态系统入手,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打造“政策、环境、服务”三位一体的集成优势,为小镇发展提供最佳服务、持久动力。
抓实组织支撑体系。坚持高位推动、顶格推进,统筹抓好小镇试点工作。去年,日照市成功申办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获得全省唯一申报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资格。成立市委书记、市长牵头的各类议事协调、服务保障机构,组建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负责的体育专班,整合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全力支持、推动小镇发展。
抓实政策支撑体系。围绕加快体育小镇建设,推出了近20个“政策包”。如对获得省以上重大体育赛事金牌的企业俱乐部,社会力量举办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引进和培养国家、省级高层次文化体育人才,都给予相应奖励和补贴;对新建高端酒店、大型购物广场等项目,给予万元奖励,并参照纳税额支持配套设施建设。
抓实项目支撑体系。把项目作为小镇生命线,持续推进了网球公园、足球公园、KOL创意产业园、海洋馆等近20个实体项目,策划了热身赛、茶文化节、音乐节、高峰论坛等配套项目,拉动体育健身、娱乐、表演、会展等新业态发展。(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吴宝书丁兆霞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