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活儿蛋糕上热搜,驯鹿逛大街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撰稿/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高芳

如果说冬天是银装素裹的,那么,这个冬天里的哈尔滨,绝对是银装素裹的天花板。

元旦假期三天,旅游收入近60亿元——哈尔滨火了,不但登顶国内各大媒体头条,就连国外媒体都在报道。1月5日,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上,一位当地的“自媒体”主播站在手机镜头前,注目着漫天烟花,动情地说了一段话:“看,在烟火秀的现场,无人机在夜空里打出了一排字样:‘第0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这一刻我落泪了……这个冬天,哈尔滨迎来了泼天的流量,很多哈尔滨的市民都流下来眼泪……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希望哈尔滨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把远方的客人招待好,我们希望东北能够振兴。哈尔滨成为顶流网红城市,哈尔滨人与有荣焉……”

梳理时间线,从年热播剧《狂飙》带火的广东江门,到暑期大学生组团“进淄赶烤”,再到如今的“滨至如归”,接力成就“顶流网红”的流量密码是什么?从“投资不过山海关”,到网红商业劲力爆发,哈尔滨又迈过了怎样的沟沟壑壑?

“宠宝”外地客全城咋会这般默契

1月5日下午,哈尔滨市民于利杰准备出门去观看冰雪节开幕式,从他家到冰雪大世界只需乘两站地铁。自从退休闲赋在家,往年他总是隔三差五地去那里拍照消遣,今年却迟迟没有进园。

随着一年一度冰雪季的到来,哈尔滨相关部门向市民发出倡议:倡导市民担当城市温度传递者,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想游客所想、尽自己所能,一次悉心引路、一番热情解答、一碗姜水热茶、一段顺路搭载,尽量错峰出行,减少扎堆拥堵,用爱心装点城市,用行动温暖他人,让路让景让利给远道而来的朋友。

随后,哈尔滨人的朋友圈里将这份倡导改编成了满是东北风味的诙谐段子,比如:“没吃烧烤没泡澡,没开破车满街跑,浑身刺挠咔咔挠,看见土豆就问好,还给土豆当向导……”

“我已经严格贯彻‘哈尔滨人行为准则’一个多星期了,出门去一个景点看看应该不算过分吧。”于利杰打趣说。

打上个月开始,于利杰从铺天盖地的新闻里捕捉到一个信息:哈尔滨火了。好奇心驱使他想?一?,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年12月26日,他出门就奔哈尔滨极地公园。

地铁上,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于利杰一眼就能瞅见很多外地人,“衣服包裹得很夸张,衣服颜色也很鲜艳,行李上还带着飞机安检标签牌,一张口就是浓重的南方口音。”

“一入极地馆,就有工作人员给发了一瓶水,上面印着‘逃学企鹅’牌,感觉服务比以前更好了。”于利杰随着人群在馆内转了一圈,发现新更了很多设施,休息区域更人性化。唯一让他感到苦恼的,是观看“逃学企鹅”的环节,挤都挤不进去,“往常这里都没有人。”

于利杰说的这个节目在极地馆和海洋馆外面,现场用雪围起一条小滑道,每天下午1点半,一队企鹅会走出来和大家见面,它们雄赳赳、气昂昂地亮相,其中一只叫淘淘的背书包企鹅,被称为“逃学企鹅”,妥妥的网红。它们一摇一摆、连跌带爬的憨态,引得观众一阵阵欢呼。更让人惊喜的是,最靠前的游客伸手就能摸到企鹅,这种零距离观赏方式很受欢迎。

当时工作人员告诉于利杰,这个区域现在围满了人,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观赏位,临近表演时间更是里三层外三层,所以想占据一个好位置,一定要提前排队。“那天我提前两小时去排队,才能看一眼‘逃学企鹅’。”

体验过一次夸张的排队经历,于利杰把再次出门闲逛放在了新年后,这回去看冰雪节开幕式,“不是为了凑热闹,就是想见证一下几万人游园的盛况。”看到这个之前冷冷清清的城市火了,于利杰打心眼儿里高兴。

冰雪节,属于哈尔滨人的特别假期,不但为此安排公休1天,更打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冰雪世界,巨型冰雕、艺术冰灯、冰上竞技、各式表演……每一个细节都充满诱人的魅力。今年的占地面积为.5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刚刚荣获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冬日里这场欢乐盛会的流量闸门。

于利杰拍摄的冰雪大世界门口游客排队

5日当天,于利杰好不容易排队挤进冰雪大世界已是下午点,巡视的直升机一直在上空盘旋,机身是东北特有的色彩搭配,“像穿了大花棉袄”。刚进园区,他就听到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的提醒:“看哈冰秀表演的应该排晚上8点的队了,晚上6点的坐席已经全都满了……”

在人头攒动的乐园里,于利杰偶遇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孩子。他们颇具标志性的穿戴打扮,早已通过各大媒体的推介为人所熟悉。这些来自南方的孩子被网友们与特产相关联,起了很多逗趣的名字,例如来自广西的叫“小砂糖橘”,来自云南的叫“小野生菌”,“他们一动不动坐在地上,就这样聚精会神地盯着绚丽的烟花,要知道那天室外温度要达到零下二十摄氏度啊。”

路过一处卖糖葫芦的摊位,于利杰看到一个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刚要伸手接过摊主递过来的糖葫芦,又缩回手,像对暗号一样问摊主:“叫不叫公主?”摊主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马上用夹子音开启哄娃模式:“公主请吃糖葫芦。”围观的众人立马笑作一团。

出了园,于利杰看到不少本地牌照的车在附近路上缓缓行驶,车窗里伸出一个喇叭不断重复着:“迎接南方小土豆,接土豆送土豆……”车门上贴着醒目的红色字样:“为我家乡哈尔滨助力,免费接送南方小土豆,爱心行动,招手即停。”

“礼迎天下客、冰雪暖世界”这是倡议书的内容,“老百姓的解读就是全城‘宠宝’模式。”于利杰笑着说。

一款蛋糕上热搜不在它卖了多少钱

如果说于利杰对这波流量的体验只是视线所及的片段,那么郭女士则是身体力行的体会。作为索菲亚教堂对面的面包店店主,她因推出一款索菲亚教堂造型的蛋糕,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1月3日下午6点多,郭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则视频,介绍自己刚研发的一款“索菲亚教堂慕斯蛋糕”。视频发布不久,她就注意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一直在涨粉,“那时候只是觉得奇怪,还没意识到什么。”

直到第二天,郭女士接到一些朋友电话,“他们在你上热搜了!”她这才注意到,视频以“在哈尔滨甚至能吃到索菲亚教堂”的词条不断升温,一度冲到全国热搜榜第29名。

索菲亚教堂同款千克力慕斯蛋糕

“账号的后台私信太惊人了,有各大新闻号找我要进行采访的,更多的是很多网友留言,说喜欢我的教堂同款蛋糕。”作为生意人,郭女士平时对顾客的反馈一直是积极主动、有求必应,但这几天她根本不敢打开账号后台,“真的回不过来,刚回完一波,再一刷,又全是留言。”

从1月日开始,订单像雪花一样飘来,被流量砸中的小店开始了疯狂的加班模式。店员甚至在下班路上还要回复订单,她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