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发孩子的理解能力
我们都知道,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肯定要听无数遍大人重复的话,才会说出来。这个听的过程我们理解为输入,能说出来就是输出。
输入和输出中间其实还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能力,那就是理解能力,如果没有理解能力,孩子就听不懂我们说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转变为“孩子再小也能听懂”。
发现理解能力有两大关键部分,第一是听懂指令,第二是绘本阅读。
首先说听懂指令的练习,从初像高级逐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步:
一步指令:“宝宝,帮妈妈把积木拿过来。”
两步指令:“宝宝,把积木拿过来,放进盒子里。”
两步非相关性指令:“把积木拿过来。帮妈妈把门关好。”
多步复杂指令:“把积木拿过来,帮妈妈把门关好,积木放进盒子里后,我们穿上鞋子出门去。”
第二关键是绘本阅读,也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让孩子知道书是什么,不管孩子懂不懂我们都要给孩子看书,混个脸熟阶段。
第二,学会读书第一步,让孩子摸,翻书,玩书。
第三,孩子开始留意书里的图片,父母给他讲解孩子图片内容。
第四,让孩子了解妈妈说的和书上的图片有联系。当孩子对图片感兴趣,就开始告诉他里面的东西,让他建立联系。
前四阶段是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正面引导,不勉强。让他觉得书是好玩的。
第五,开始理解绘本里的故事了。
第六,孩子可以复述绘本,通过理解开始输出了。
第七,对文字感兴趣了,可以教他区分中英文的字体。
第八,孩子可以自己读绘本了,早的两三岁开始了。
注意开始是亲子阅读引导感兴趣,先亲子关系好了后阅读,慢慢变成自主阅读。
那怎么样能让宝宝爱上阅读呢?
这里也有五个小技巧介绍:
1.建立联系,在这本绘本里有提到的在别的绘本看到可以一起讨论,在书里有的在生活中可以有条件就带他认识。
如书里有海洋动物,我们可以带他去海洋馆看,如《小老鼠Dance》和《谁偷吃了我的曲奇饼》的老鼠是不是一样,区别在哪里?这样建立联系是培养孩子举一反三能力,孩子的知识面也会越来越广。
2.学会提问(1岁以上),就是要亲子间多互动,如你可以帮翻页吗?你看那花跟我们昨天看到是不是很像,是什么味道的?可以联系生活,读到桌子,问我们家的在哪里?什么颜色?等等。
3.记忆电影(2岁以上),这个方法是让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连接左右脑,如我想到的是……我脑海里会出现……看完也可以闭着眼睛跟孩子一起想象复述,或者画出来!
4.鼓励推测(3岁以上),就是读绘本的时候,不要急着一下子读完,可以停下来问或者猜测,比如读到小红帽去外婆家,我们可以问:她接下来会遇见谁呢?要是大灰狼没有吃她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时候孩子有时候会自己编下去!
这也是让孩子思考,锻炼发挥想象力。
5.理解监测(4岁以上),自主阅读时可以让孩子告诉我们,听得懂还不懂,如不懂,我们可以停下来重复,或读出声来,看图帮助理解,或问他哪里不懂。
因为这个是全脑联动,不要为了读而读,不懂可以缓一缓。
从小给孩子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孩子终生受益!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