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保护科普宣传月开启传播生态保护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吴晓琴)为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号召,北京海洋馆近日正式开启“走进长江,走近中华鲟”中华鲟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此次科普行动,将通过探寻中华鲟的历史踪迹,展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救助历程,引领更多人了解水生动物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参与到保护濒危水生动物中来。

在启动仪式上,北京海洋馆发起了“聆听国宝的声音”体验活动并开展了中华鲟科普大讲堂,讲述了野生中华鲟“厚福”被救助的故事。北京海洋馆都力图用新颖独特以及多元化的科普方式加深人们对中华鲟保护的理解与认知。

中华鲟

力担科研责任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年起,北京海洋馆便已经启动了中华鲟保育项目,并凭借多年来自身的经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保育方案。同时,作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海洋馆在对中华鲟的保护上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

当天,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举行了签约仪式。在过去的15年合作中,双方联手救助了国内第一尾个体最大的野生中华鲟“厚福”,更围绕中华鲟的保护研究和科普展示,开展了大量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双方将基于合作基础和技术优势,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开展中华鲟的保护性展示、驯养保育、基础科研、保护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继续探索中华鲟的保育之路。

北京海洋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举行签约仪式

走近中华鲟保护濒危水生动物在进行

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有着“水中大熊猫”的美誉,它们在地球上繁衍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恐龙时期。然而,这些珍贵的生物界“活化石”如今却面临着异常严峻的生存环境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海洋馆不仅发起“聆听国宝的声音”体验活动,让来宾在静谧的中华鲟馆,体验人与自然的心灵互动,感受国宝级水生动物所面临的生命威胁;更是开展了中华鲟科普讲堂,力图通过对中华鲟物种的知识普及,唤起公众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关爱,号召公众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

未来,北京海洋馆还将推出一系列活动更有趣、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关于中华鲟的科普活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国宝中华鲟与濒危水生动物的生存现状,真正建立起维护海洋生态、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意识。

科普教益大众,科研回馈社会,北京海洋馆希望通过不屑的努力,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同时,不断探寻更多的科普形式,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关爱,对地球的关爱。作为陪伴了一代人成长的海洋馆,北京海洋馆将一直在不断的摸索与尝试中创新与升级,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更多人收获“寓教于乐”的海洋游览体验。

(责编:吴晓琴、董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