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渔文化馆石浦开馆象山县传媒中
万象山海,千年渔乡。今天上午,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石浦港畔举行了盛大的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开馆仪式。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包朝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副主席朱至珍,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执委、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伟军,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屠雪松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活动融合象山亚运、海洋文化、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IP和百年建党等元素,策划了以“千年渔乡·扬帆亚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开馆仪式上举行了首批海洋渔文化义务讲解员聘书颁发、“护航亚运、渔我同行”守护最美海岸线志愿者授旗等,尤其是百人百米农民画创作现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市民互动观摩。
建设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是象山县提升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创建国家级文(渔文化)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和生动实践。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海洋渔文化馆,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核心展示馆和文创园区建设总投资1.35亿元,大量运用AR技术,裸眼3D技术开发沉浸式项目,以历史演绎为载体,充分展现了象山以海为生、与海共荣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海洋渔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原生态的渔文化“活”起来,让现代人深刻感受古老的渔韵渔魂。
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利用70年代建造的“石浦第一冷冻厂”旧厂区,对输冰桥、输冰塔和储油罐等大量工业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基本保留原有格局和风貌,凸显满满工业风。
同时,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按照打造地标性文创商业广场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原厂区空间,建设城市会客厅、文创非遗孵化、美食互动分享等项目。运营后,这里将逐步引进渔文化延伸文创、线上直播新媒体推广等团队,形成由海洋渔文化衍生的一体化产业链。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将按照“渔乡味、烟火气、年轻态”文旅业态的要求,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倾力打造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农民画采风展示基地等海洋渔文化研学旅游基地,以及长三角地区“文创+”“商旅+”网红打卡地,努力成为全国海洋渔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T台”。
在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开馆仪式上的致辞
包朝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千年古渔镇——石浦,举行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开馆仪式。首先,我谨代表象山县四套班子,对中国海洋渔文化馆的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象山素有“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的美誉,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有着平方公里海域、公里海岸线和个岛屿,是长三角地区海岸线最长之城,也是中国海洋渔文化滥觞之地。早在六千年前的塔山文化时代,就有先民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尤其是我们脚下的石浦镇,桅杆林立,渔开天下,到处散发着浓郁的渔乡风情,既是一座生生不息的千年古渔镇,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渔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深化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总抓手,策划打造了“中国开渔节”“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等文旅IP,努力探索做好海洋渔文化的保护、创新与融合这三篇文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入选浙江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佳县。
今天向市民开放的海洋渔文化馆,总投资1.3亿元、历时两年而建成,是我县推进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下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海洋强县、美丽富民”战略,积极抢抓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机遇,继续打磨“渔乡味、烟火气、年轻态”的文旅融合新业态,高水平建设别具韵味的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也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地多出谋划策、多宣传推介,共同推动海洋渔文化的保护、创新与融合发展。
最后,祝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开馆顺利!祝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新闻多一点
丈量象山最美海岸线
工业遗存“蝶变”全国首个海洋渔文化馆
记者:董小滋蒋曼儒朱磊胡绿茵
文字、部分图片来源象山县旅游集团
一审:应霞艳
二审:方子龙
三审:吴启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17.html